煲機之外可以讓耳機提升一級的調校

        我並非專業人士,也並非熱衷研究耳機,只是這個方法拯救了我的耳機XDD,台灣網站上又沒有相關文章,所以出來獻醜一下而已。我用的輸出裝置並不高檔,鐵三角的耳罩式低階監聽耳機(ATH-M40X)而已,其他也調過同價位的音響及筆電音響,這個方法對便宜的輸出裝置也很有效的。總之我覺得這方法還不錯,但並不是說自己很專業,所以各位看倌請自行判斷,太多爭論我就不參與了。
        台灣網站上搜尋到的耳機調校相關文章幾乎都在講煲機,但有沒有用卻爭論不斷,甚至有人說煲到最後是讓自己的耳朵去習慣它?!總之這篇文章不是要討論煲不煲機的問題,而是我們要能更客觀地來找出自己耳機的特性,並針對自己的耳朵來調校它。
        我是在一個外國耳機論壇查到這個調校方法的,但該帖似乎已不可考。總之隨著每個耳機訴求不同,就算監聽耳機是著重在聲音的客觀呈現,但因為每個人對各頻段的聽力本來就有差異,也會隨著年齡變化,所以原廠在設計耳機時都會針對一般人的需求進行調校,然而針對「一般人」的調校顯然不可能符合各人耳朵的特性,於是造成同一台耳機有不同評價。
        例如鐵三角在台灣多被形容為吵雜,老實說就是他的高頻調校普遍不符合台灣人耳朵的緣故,如我為了把不同頻段調成聽見一樣的音量,做了如下圖的調整:
        其中可見在頻率6K的地方,我甚至調低了39分貝!至於超高頻率的地方不知道是我耳朵的問題還是它聲音出不來,卻發現它的音量會影響其他頻率(原理我就不知道了),就乾脆調低XD。
        附帶一提,我在飛利浦大約三千塊的藍芽音響上的調校是這樣的:

         這台因為莫名其妙中低頻200~500k左右很高,導致聽起來像隔了一層膜,低音跟高音都不乾淨,調掉之後就好很多了。(當然這台品質不太好啦,下一段說的音質問題多少都有,圖長得不規律也是因為音量會跳只好加減調,但有調還是差很多的,就看個人能不能接受,因為比耳機有立體感所以我還滿常用的)

        在調的過程中我也發現,一台耳機或音響的品質,在於是否能對廣大的頻段提供穩定的輸出,這代表它在單頻率輸出音量要穩定,不同頻段同時輸出時也不能互相干擾。這點我這台監聽耳機意外地稱職,但飛利浦那台音響就有兩個音互相干擾及聲音忽大忽小的情況了,我甚至還調過筆電內建喇叭,調完之後都是聽起來會一樣,但是聲音會糊在一起|||

        目前觀察下來,只要低音能夠輸出,我覺得都有調的價值,至於調完後發現聲音糊或音量忽大忽小,就可以考慮追求更高品質的耳機了XD。(如果是調完音量才變得忽大忽小的問題,可能是調校時勉強調高了該台輸出裝置不能輸出的頻段,如低頻跟高頻的輸出頻段邊緣,那種都是能力極限,不該硬調,當然這樣調出來的聲音就不是那麼平衡的了,就看個人能不能接受那樣的頻段輸出)

        說到這裡先岔開一下,有些人不知道哪來的觀念,覺得調校後的聲音就「不真實」了。事實上不調校聽到的聲音也是經過收音、後製、耳機調校、輸出源及自己的耳朵種種影響(相信專業人士可以舉出更多因素XD),所以所謂真實的聲音只有用儀器測得出來。
        還有些人覺得聽無損音樂才需要調校,我不認同。相信看了上面的調校就會發現這不是音質的問題,而是各頻段平衡性的問題,所以如果調校不對,聽什麼檔案都有差的。



        然後就來說一下怎麼調吧。其實我用的方法也不難,因為不專業也沒有搞得太複雜,如果有人有更多考量都歡迎提出建議。
        首先是需要一個可自由設定頻段的等化器(我是用APO Configuration Editor),跟一個可以播放單頻的軟體(我是用NCH tone generator試用版,但這試用期限有點短,過了就重裝就好了)。
        另外如果電腦有開音效可能會影響,可能需要先關掉。我自從調完後都是額外用撥放器等化器來調自己當下想要的額外效果,電腦內建音效的處理有時候很奇怪......
        步驟一:找個聽得順耳的頻段,800或1000之類的,當作參考頻段,調到平常聽音樂的音量(平時開大聲時的音量,不同音量大小時耳朵對各頻段的感受力會不同,不過這方面太專業了,有興趣的人請自己找資料)(另外就是,如果調的是音響就在平常聽的位置調,不同距離下使用需要不同的調校)。
        步驟二:找到區域音量最大的特定頻段,從那裡開始調(就是我第一張圖幾個谷底的地方)。將該頻段調到跟參考頻段一樣大聲。如果音響不夠好兩個頻段會互相干擾,就不要同時撥放兩個頻段,輪流撥抓個感覺吧,會比兩個頻段同時撥硬調好很多的。調的時候很容易發現該輸出裝置的缺陷,可能會讓人有點挫折,但調完之後聽聽看說不定可以接受。
        步驟三:找到低頻跟高頻輸出的極限範圍,通常邊緣的頻率輸出都較小,若該頻率不干擾其他頻率且表現穩定,可以適度調大,如果表現不穩定就不要動它或乾脆調小一點。高頻的地方如果你都聽不到了,建議就乾脆把它關掉,低頻是干擾很明顯,高頻的干擾我覺得有點奇怪,很像直接蓋過的感覺,而且雖然聽不到但是會奇怪地感覺到囧。
       步驟四:存檔,如果用APO的話,config這個檔是控制電腦輸出的檔,一開始應該都是開在那裡,記得額外存一個不同檔名的,不然調到就GG了。建議先存檔再慢慢做一些細部調整,如覺得低頻太吵可以做個非低頻檔,不過我是覺得用播放器等化器比較快啦XD。

        另外就是有新裝置時有可能APO需要重裝,軟體右上角可以選擇裝置,如果新裝置沒有出現代表需要重裝,我是在用藍芽音響時有遇到這個問題。
        這個方法最大的缺點就是,目前似乎沒有支援手機的該類等化器,所以......
        調過幾次之後其實對各頻段會有點感覺了,可以參考調音時各種頻段聲音類型的表,自己針對想要的聽感表現來即時調整,例如聽live檔時就可以加大人聲或氣音之類的。
        當然這方法牽涉到很多層面,也可以有很多進階版,總之簡單推薦給大家參考。








留言